《简易机器人制作》校本课程纲要
一、一般项目
1、课程标题:《简易机器人制作》
2、主讲教师:赵丹、王凌云
3、教学材料:自编《简易机器人制作》
4、课程类型:开放性实验实践课程
5、授课时间:初一、初二年级各学期
6、授课对象:初一年级学生、初二年级学生
二、课程目标
机器人是现代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通过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情况、常用传感器以及功能实现,消除学生对机器人的神秘感,树立“机器人并不神秘,机器人很简单”的观念逐步提高学生的兴趣,加强与学生生活、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,并能应用基本知识,对教师提供的机器人模型进行改进与创新,开拓思路,锻炼动手能力,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科学素养。
(一)总目标:
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,学生自主学习,自己动手设计组装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。
(二)具体目标:
1、学习应用前面所学的基本知识,加强技能训练
2、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
3、通过改进与设计,开拓学生思路
4、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灵活调整
(三)年级目标
初一年级以激发兴趣、熟悉器材、完成基本任务为主;
初二年级以开拓视野、较高水平任务为主。
三、课程内容
初中一年级《简易机器人制作》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:
1机器人的简介
2器材介绍
3车体基本安装方法
4基本传感器介绍以及线路安装介绍
5 可视化基本编程
6简易机器人设计与制作
7完成前后触碰、循迹转弯基本功能
8根据基本功能,自主改进
9归类整理,习惯养成
初中二年级《简易机器人制作》课程内容及专题目录
1机器人智能化介绍
2传感器进阶
3 可视化程序设计
4 光控机器人制作
5程序流程设计与优化
6传动系统与行走机器人制作
7传动系统与爬行机器人制作
8 自主设计与改进
9归类整理,习惯养成
四.课程实施建议
(一)学习方式:
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,即基础知识学习、动手实践、小组研讨、设计创新、撰写体会等。
(二)教学方式:
边介绍边实践边修正,逐步提高。
五、课程评价
(一)指导思想:
通过学习评价,使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(二)评价方式:
1.每次实验以学生自评与小组评定相结合,结合上课出勤情况、课堂纪律情况、参与实验情况、团结协作情况为测评内容;
2.平时测评、作品等级评价相结合;
3.教师综合评定。
上述评价等第均为:优秀、良好、中等、合格、不合格五档。